Frank Gehry
生於加拿大,後來移民至美國,現今長駐於美國。
他的建築,包括其私人住宅,成為了各地的觀光勝地。2010年世界建築調查(World Architecture Survey)認為他的作品是當代建築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名利場》雜誌因此把蓋瑞叫做「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
蓋瑞著名的作品包括鈦金屬打造的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Ray and Maria Stata 中心、洛杉磯鬧市區的迪士尼音樂廳、西雅圖的體驗音樂館、巴黎的路易威登藝術中心(Louis Vuitton Foundation)、明尼亞波利斯的魏斯曼藝術博物館、捷克共和國的跳舞的房子、德國黑爾福德的 MARTa 博物館、多倫多的安大略藝術畫廊、巴黎的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以及紐約市的 Spruce 街第8號。
蓋瑞於加州聖莫尼卡的私人住宅,啟動了他的建築生涯, 讓蓋瑞脫離了「紙上建築師」的狀態--許多知名建築師在接到他們的首個大型訂單前,幾乎都經歷過這樣紙上作業的青澀成型階段。蓋瑞最近成為了 Dwight D. Eisenhower Memorial 的設計師。
Deconstructivism
解構主義建築(英語:Deconstructivism)是一個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特點是對建築整體的破碎化、解體化,通過外觀的處理,運用非線性或非歐幾里得幾何的設計,來形成建築元素之間關係的變形與移位,譬如樓層和牆壁,或者結構和外廓。[1]大廈完成後的視覺外觀產生的各種解構「樣式」以刺激性的不可預測性和可控的混亂為特徵。
一些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受到法國哲學家德希達的文字和他解構想法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程度仍然受到懷疑,而其他人則被重申的俄國構成主義運動中的幾何學不平衡想法所影響。在解構主義中,也有參考其它20世紀的運動,譬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互相作用,表現主義、立體派、簡約主義及當代藝術。解構主義的全面嘗試,就是讓建築學遠離那些實習者所看見的現代主義的束緊規範,譬如「形式跟隨功能」、「形式的純度」、「材料的真我」和「結構的表達」。
在解構主義運動的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維列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的建築設計比賽(特別德希達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 並且柏納德·楚米的得獎作品),1988年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的解構主義建築展覽,由菲利普·約翰遜和馬克·威格利組織,還有1989年初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設計的衛克斯那藝術中心。
Guggenheim Museum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西班牙語:Museo Guggenheim Bilbao, 英文:Bilbao Guggenheim Museum)是一個專門展出現當代藝術作品的美術館,位於西班牙的畢爾包。它在1997年由古根漢基金會創建,是位於全世界數間古根漢美術館之一。它的主建築由法蘭克·蓋瑞設計,是解構主義建築的代表作。
1991年,在巴斯克自治區政府和比斯開省議會邀請下,古根漢基金會同意至比斯開省首府畢爾包設立美術館,館址選擇在河畔碼頭上[4][5]。經評選後,建築師法蘭克·蓋瑞的作品脫穎而出。蓋瑞的作品在中庭延續紐約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的圓形大庭設計,建築外圍則使用約33,000片鈦片,使美術館在不同天氣和光線下呈現色彩變化。美術館自1993年起歷經四年施工,最後於1997年對外開放。
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相當成功,成為該城市旅遊文化最重要的景點,開幕三年後,建設投資已開始收益。
By Jessic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