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敏宮》
(從倫敦眼眺望西敏宮;左側為維多利亞塔,右側為大笨鐘)
西敏宮(英語: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稱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位於英國倫敦西敏市,是英國國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西敏宮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接近白廳範圍內的其他政府建築物。西敏宮是哥德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西北角的鐘樓就是著名的大笨鐘所在地。
該建築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里長的走廊。儘管今天的宮殿基本上由19世紀重修而來,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時的許多歷史遺蹟,如西敏廳(可追溯至1097年),今天用作重大的公共典儀,如國葬前的停靈等。
西敏宮及周邊區域的掌控權幾個世紀以來屬於英王的代理人:掌禮大臣。1965年,通過與王室達成協議,上下兩院獲得控制權。但也依然有個別紀念廳室繼續由掌禮大臣管理。
在1834年發生的火災幾乎將西敏宮完全燒毀,今天的宮殿於1830年代開始由建築師查爾斯·巴里爵士和他的助手A.W.普金設計完成,並在此後進行了30餘年的施工。該方案也將西敏廳和聖史蒂芬堂遺蹟也納入其中。進入20世紀,西敏宮進行過陸續的修繕,二戰期間,曾遭到德軍轟炸,部分建築結構受損,此後又陸續進行過維修和小規模的結構調整。今天既是英國政府機構的代表建築,也是倫敦當地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
(西敏宮)
維多利亞塔和大笨鐘
查爾斯·巴里爵士的西敏宮設計包括了數座塔樓。最高的當屬西南廣場的維多利亞塔,達到了98.5米。以重修時期的女王維多利亞命名,今天成為了國會檔案館。其頂部有金屬旗杆,王室列席時懸掛皇家旗或在平時懸掛英國國旗。塔基部分是皇家專屬通道,用於保障國會開幕大典或是其他官方慶典時期皇室成員的進出。
穿過宮殿中部,很快就能抵達中央廳,它是中部一座高91.4公尺(300英尺)的八角形塔樓,也是西敏宮三座主要塔樓中最矮的一座。不同於另外兩座,中央塔樓具有擁有一座尖頂,被設計成高層進氣口。
宮殿東北角就是最為著名的西敏宮鐘塔,高96.3公尺(316英尺)。普金為鐘樓的繪圖是他為巴里所作的最後一項工作。鐘樓頂部的鐘房是一座巨大的矩形四面時鐘,同樣也有普金設計。鐘樓擁有5座時鐘,每過一刻都會報時。最有名的一座為大笨鐘,每過一小時擊打一次。它也是英格蘭第三重量的鐘表,重達13.8噸。儘管「大笨」原指該鐘表本身,今天已經被人們習慣用來稱呼整座塔樓。
另外的聖史蒂芬塔是一座小型塔樓,位於宮殿前端,西敏廳和舊宮院間,它的基座囊括了進入下院的主要通道:為人們所熟知的「聖史蒂芬通道」。其他的塔樓包括有北端的議長塔(Speaker's)和南端的大臣塔(Chancellor's)。分別以重修時下院議長和上院大法官命名。
內部結構
宮殿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里(3 mi)長的走廊。大廈分為四層,首層有辦公室、餐廳和雅座間。二層為宮殿主要廳室,如議會廳、議會休息室和圖書廳。更衣室(Robing Room)、皇家畫廊(Royal Gallery)、王子廳(Prince's Chamber)、上議院(Lords Chamber)、貴族廳(Peers' Lobby)、中央室(Central Lobby)、議員堂英語:Members' Lobby和下議院(Commons Chamber)在該層從南向北依次呈直線分布(西敏廳位於下議院末端的另外一側)。頂部兩層為委員房間和辦公室。
上議院廳
上議院廳位於西敏宮南側。這間裝修豪華的房間呈13.7m×24.4米 (45x80 呎)的矩形。同大廈中其他部分類似,該廳座椅也為紅色。廳內上方四壁由彩色玻璃和六幅體現宗教寓意、騎士風格和法律意義的壁畫所裝飾。
廳內南端為金黃色御座和華蓋;儘管理論上國王或女王可以在任何時期前來就坐,但長期以來國王或女王只是在議會開幕式上列席。其他王室成員列席會議時會在御座旁就坐。御座前方為上院議長席英語:Woolsack,為一個無靠背、填滿羊毛的紅色軟席(反映著英國歷史上羊毛貿易的重要性)。上院議長席被用來主持廳內會議(2006年後為上議院議長,但歷史上一直由大法官或代理人執行)。象徵著皇室權威的權杖置於議長席後方。議長系前方為仲裁席,一個稍大的紅色軟席,為議會開幕典禮時常任高級法官的席位,中庭方桌為記錄文員列席位。
上議院議員在廳內三面環形紅色長凳上列席會議。議長右側為神職席位,左側為世俗席位。神職議員(英國國教會的大主教和主教)在神職席位就坐。世俗貴族(貴族)根據黨派就坐:執政黨在靠近神職人員一側就坐,反對黨在世俗世俗席位就坐。一些無黨派貴族在位於中間的議長席對面就坐,他們就是所謂的中立議員。
上議院廳是許多重要儀式的舉辦地,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每年議會召開前的國會開幕大典儀式。女王會在御座發表御前宣言英語:Speech from the Throne,為隨後召開的議會勾勒立法議程願景。下院議員不會進入上院辯論層,相反會在上院更高一層的雅座中觀看整個過程。同樣的儀式會在議會閉幕時進行,但是女王並不一定會列席,常由君主委員會代表出席。
國會下議院廳
(比起上議院,下議院內飾明顯要顯得簡樸許多)
西敏宮北端為下議院廳所在地;重新啟用於1950年,此前維多利亞廳在二戰中毀於1941年倫敦大轟炸,並在建築師賈萊斯·吉爾伯特·斯科特努力下重建。該廳為14×20.7m(46 by 68 ft)的矩形,並且比起上院廳要簡樸許多;議員長凳和該廳中的其他布置都為綠色塗裝;下院成員也不允許前往上院紅色長凳上就坐。大英國協的其他一些成員國,如加拿大、澳洲都有同大英國協相似的上下院廳設置。
文化及其他
【莫內眼中的〝印象〞-西敏宮】
(Le Parlement de Londres,1903年,克勞德·莫奈作,藏於美國國家藝廊、華盛頓特區)
西敏宮──尤其是大笨鐘已經聞名世界,成為倫敦的代名詞之一。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與西敏寺和聖瑪格麗特教堂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樣它也成為英國一級保護建築。西敏宮並沒有非正式的途徑可供參觀,但或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入內部:
- 從上下院公共畫廊參觀辯論:英國公民可以預先從各自的議員手中取得門票。同樣英國公民和海外遊客都可通過排隊獲得許可,但有身份限制,並且許可也是沒有保障的。即使獲得許可,議會大廈中只能參觀到很小一部分區域。
- 會議期間參觀:英國居民或可以向各自下院議員提出申請,貴族嘉賓在會議期間會有專門引導。英國教育機構可以通過各自議員組織遊覽。海外遊客只能在夏季開放日參觀。
- 夏季開放日:遊客可以在夏天為其約2個月的休會期間進入內部參觀。同時也對來自全球的遊客開放。
- 電視觀賞:議會的會議直播可以在BBC議會頻道觀看,沒有會議時該頻道會播放議會的會議回放。該節目會不定期的通過C-SPAN在美國播出。
- 參觀大笨鐘:通常只有英國居民在各自下院議員的組織下,可以參觀大笨鐘。
※以上資料暨圖片取自於網路
※資料查詢編輯By Rebe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