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寫實風格長卷圖,描繪古代中國城市生活的盛況。最初由宋代宮廷畫師張擇端繪製,後被歷代所模仿
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仇英版與乾隆年間的清院版。
張擇端版「清明上河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清院版「清明上河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宋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最早的版本屬於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現藏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
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
宋版展開尺寸:25cm x 637cm
明版--仇英本
《清明上河圖》仇英本,絹本,手卷,該手卷采用青綠重彩工筆,描繪了明代蘇州熱鬧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風情,畫中人物超過2000個。天平山、運河、古城墻,當時蘇州地區標志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個畫卷充滿山清水綠之明媚。
全卷的結構大體按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景物順序布局,但描繪的是明朝中期蘇州繁榮的景象。與呈現汴梁風土人情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相比,仇英版《清明上河圖》中房屋建筑更為規整宏大,崇樓臺閣、深宅大院,連商鋪的門面也頗為寬敞,畫中裱畫店、銀樓、香樓、古玩瓷器店等,正是明代新興的行業,加之女伎歌舞彈唱、校場騎射練武等場面,一幅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風俗畫躍然紙上。
明版---清明上河圖
明版展開尺寸:25cm x 950cm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清明時節作為引子,展開對汴京的精描細繪,是寫實風俗畫的傑作,受到歷代畫家的喜愛因而有許多仿本出現。其中「明四家」之一-仇英仿作的《清明上河圖》最有影響,蘇州一帶仿間大都以「仇本」為底本。明朝後期,大量蘇州仿製的《清明上河圖》散落民間,後來紛紛進入清內府,一時間魚龍莫辯。清宮不得不組織畫工,另起爐灶,又畫了一張《清明上河圖》,今人稱為清院本。此本最為富麗,幅度也較「仇本」及「張本」長。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協作畫成,是參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的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臺等等,因而畫中人物增加到超過4000人,尺寸更大幅擴大到1152.8公分長及35.6公分寬。同時,由於受到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行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達圓熟細致,所畫之橋梁、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的精品之作。現藏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院本展開尺寸:25cm x 950cm
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以及網路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5197412043395
Sunn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