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圍棋
圍棋的棋具,包括棋子、棋盤及棋盒三種。
日本棋子中,白色的以愛知縣所產的「哈馬古力」石為最名貴,傳統原料則用蛤貝殼,以九州日向海岸所出產的最好,愈厚愈貴。厚至四分以上,須數年選剔,才成一副,價值奇昂。黑子用那智石,其價值則視乎所配搭之白子。
棋盤用木料以日本宮崎所產之榧 (Kaya) 木最著名,其次者為桂木、銀杏或檜木。有足的棋盤,其特製者,中央及四角之線路均係刻劃,棋盤整體刨製,音效甚佳。
在反面當中,刳方寸小切口,稱為「切子」(Kiriko) 或「血溜」。其用意在提醒觀棋者戒助言,倘有犯者,當局者可將助言者殺頭,以其血留於切子之內,用示警戒!
棋盤四足連接為一整體,含意為一致不二。棋盤之規格,縱為45cm,橫為42cm,一邊稍長,據說看起來舒服一點。
棋盒在日本也很講究,一般多以桑、櫻、櫸、栗等木製之。
圍棋在日本又叫做烏(黑)鷺(白),取其顏色。
一、圍棋傳入日本
真備傳棋
圍棋傳入日本,是圍棋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圍棋能有今天這個繁榮昌盛的局面,與日本人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公元57年,日本遣使來中國。《後漢書》、《三國志》都比較詳細地記載了當時中日文化和經濟交流的情況。公元六世紀末以後,中日交往愈加密切。尤其是我國唐朝時,日本多次派遣使者來中國,在中國流行的圍棋遊戲不能不對他們產生影響。同使團一起入華的留學生吉備真備(695?-775)、辯正等都是圍棋愛好者。《懷風藻.辯正詩序》提到辯正的棋藝頗高,且曾與當時還在藩邸的唐玄宗下過棋。
享保12年(1727)正月29日,日本圍棋四大門派(本因坊、安井、井上、林)掌門人曾簽署了一張書狀,上面說道:「圍棋創自堯舜,由吉備公傳來」。日本之有圍棋,一般傳說,乃是認為是吉備真備於天平七年(735)從中國傳過去的。
《續日本紀》卷33說:「寶龜六年十月二日,前右大臣吉備真備逝去。我朝學生名播唐國者唯大臣及朝衡(即阿倍仲麻呂 Abe no Nakamaru)二人。」對二人極言贊賞。
養老元年(717,開元五年)7月,日本第9次遣唐使,吉備和仲麻呂(698-770)以留學生份隨行,時吉備23歲,仲麻呂小他3歲,二人情同手足。這次遣唐使團共557人,規模浩大。
仲麻呂歷仕唐肅宗、代宗二朝,於大歷五年(770)死在大唐,年七十。
御城棋與圍棋四家
豐臣秀吉死後後,大老德川家康繼起執政,此人也愛下棋,與算砂私交甚好。加上當時的後陽成天皇又是棋迷,常常召見算砂,頗有把圍棋作為「國技」。的意思。於是算砂乾脆把寂光寺讓給師弟日榮去主持,自己則專門收徒弟教棋。
由於舉國上下皆尊棋道,自然生出許多圍棋門派,其中以本因坊、安井、井上、林這四家為主
御城棋
以德川時代開始,四大家的棋士們每年一度聚會於江戶城(東京),在天皇或將軍面前對局,這就是「御城棋」(又叫天覽棋)制度。比賽規定:每年十一月六日報名,由四大家協議,決定對局者之間的比賽標准,而且一般要在七段以上才有資格參加。
因此,御城棋成了棋界最隆重的盛會。當時,由於四大家對外實行技術保密,平日輕易不與別家的棋士對奕,所以除了爭棋外,御城棋便成成公開較量的唯一場合。對參加御城棋的棋士來說,對局勝負不但關係到個人的前途,更關係到本門本派的榮辱,甚至與日後棋所寶座歸雌家所有有關。故對局者無不全力以赴,比賽緊酷烈的程度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也著實弈出了許多精彩絕倫的好棋來。
井上家
四大家之一的井上家,其始祖中村道碩是本因坊一世算砂的弟子,素有青出於藍之稱。井上家自道碩以來與本因坊家的關係至深。
安井家
安井 (保井) 家後來在圍棋界與本因坊針鋒相對,展開了激烈的爭鬥。安井家的一世是算哲,亦稱老算哲,乳名叫六藏,後服務於駿府陪德川家康下棋。
安井家的二世是算知,後來他與本因坊家的算悅、道悅相爭成為名人棋所。他是一世算哲的弟子,由於一世算哲的親生兒子春海和知哲尚幼,算哲便挑選了弟子中的奇材算知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在江戶時期,即道策、道知以前,出類拔萃的仍是中村道碩。第一世算哲與道碩下了一百數十局,道碩領先四十局左右。比起安井家家傳的凶猛對攻來,道碩的棋則是輕柔均衡、控制大局。自然而然地安井算哲的棋也下得持久而有毅力。以至中村道碩說︰「棋雖勝,命卻丟在算哲手裡。」
德川家康對日本圍棋功勞甚大,如棋所制度的改善,升段之鑒定,名人之產生生,以及棋士俸米的保荐等等,都是足以稱道的事實。
當時日本圍棋已有段位之分。和現代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打死幾個圍棋九段不同,當時九段為最高段位,只能有一人,即為「名人」,同時代只能有一個名人。一旦晉升為名人,就意味著隨時會被任命為棋所,因此,二者可看作是同義詞
元祿時代的盛況
現在的段位制度創始於道策任名人棋所的的元祿時代(1688-1704),這一時期江戶幕府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執政,政治穩定,商人階層興起,同時也是文化、藝術發展鼎盛時期,圍棋也不例外。本因坊道策的弟子曾多達三十多人,由此可略見當時圍棋界興旺之一斑。在道策的眾多弟子之中技藝出眾的有道的、道節、策元、八碩、本碩和道玄,人稱「六天王」;寄名弟子中的牧野刃貞、中江藤樹、祗園南海、北島雪山、雛屋立圃等則被譽為「五名士」。弟子中,道的十三歲時六段,十六歲成為道策的後繼人;策元亦不遜色,十五歲就成為後繼人了;八碩是堂藤家委托來的門徒,十七歲升至高段;本碩還在弱冠之年就與高手比肩了。此外還有相原可碩、坪田玩碩等神童,他們同時從十二歲開始就從幕府領取一百五十俵(譯注:裝谷物的草袋,亦作計量單位)的祿米,這也確實是前聽未聞。
幕府年間,四大家出奇制勝,常常有所謂「秘藏弟子」,非到高段或上手地位不公之於眾。這桑原秀策便是秀和的秘藏弟子。此時秀策才十四歲,奉命在旁記譜,一見老師失察,他急中生智,連忙翻杯示警。幻庵雖覺這隻杯子倒得有點蹊蹺,卻萬沒料到一個小毛孩子竟有如此能耐,暗通消息。他見秀和懸崖勒馬,不肯上當,唯有咬牙暗恨而已。
窮途末路的四大家
話說御城棋自廢止以來,日本棋界便開始走下坡路了。秀甫滯留京都之時,由於幕府的津貼一再削減,四大家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方圓群英
話說方圓社成立後,只一年功夫, 便逼得四大家銷聲匿跡,成為獨霸局面。而且社中之人,個個盡力,借著交通之便利,於各地廣加宣傳, 宏揚弈道。更兼改府方面提倡聲援,一時弈風大盛,更在天保年間之上,日本國民不必說,連駐日的美國、英國等公使也成為方圓社的座上客。可見「國運盛,棋運昌」
值得一提的是:方圓社規定棋士必須定期比賽,此制度一反四大家閉門學弈的作風,增加了棋士之間的交流,確實是使日本棋壇受益無窮的創舉。發展到後來,這種比賽就逐漸變成日本現在的升段賽了。正因 如此,方圓社棋士個個都有長進,更出了象水谷逢治、小林鐵次郎、酒井安次郎和高橋杵三郎等厲害角色。其中最為了得者乃水谷逢治。
日本棋院由德高望眾的宮內大臣牧野伸顯為總裁,大倉喜七郎為副總裁。以下十二名理事均由名流擔任。此外,還就比賽制度、時間限制、段級的授與、普反教授、創辦比賽、棋書雜誌出版、棋士之培養、在婦女中推廣、棋院增設諸設備、於各地設置支部等十大問題,作了詳細規定。以上規定皆以大眾普及為目的,日本棋界開始以嶄新的面目出現了。
天才吳清源
話說瀨越好端端的一盤贏棋,被弄成不明不白的無勝負不說,還受了一肚子窩囊氣,心情自然惡劣之極,偏偏他愛若親子的徒弟松澤四段又突然病死。雪上加霜的雙重打擊,使瀨越肝腸欲碎,痛不欲生。正值此時,一件空前的大事發生了,中國天才少年吳清源來到了日本。
昭和二年 (1927),井上孝平五段去北京游訪時,讓二子與吳清源對弈,結果中盤大敗。井上大驚,再改以讓先三局,弈成一勝一和一打挂。井上回國後,對吳清源大加誇獎,稱他有勝過傳聞之才能,並一口咬定吳清有三段力量, 而且只多不少。這下子瀨越更沉不住氣了,當即給吳清源去了一封信,正式邀請他來日。據說當時犬養木堂知道此事時問瀨越:「如果北京的天才少年來了日本,將來奪取了各人位該怎麼辦?」瀨越竟然回答:「這正是我的宿願!」
昭和三年,瀨越派高足橋本宇太郎專程去北京,辦理吳清源來日的具體事宜,同時正式考察一下吳清源的棋力。結果橋本四段讓先兩局皆敗。同年10月23日,吳清源在母親及大哥的陪同下乘商船「長安丸」抵達日本,在神戶港上陸。那時他剛滿十四歲。到日之後本,吳的人身安全由犬養木堂保障,日本棋院副總裁大倉喜七郎每月給他 200 日元 (當時大學生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也只有40日元的月薪) 的生活費 (為期兩年)。
恰恰就在那個時侯,日本策劃和挑起了「滿洲事件」,中日關係異常險惡。因此這盤棋從始至終籠罩著「中日對抗」的強烈色彩,社會上的陰風冷雨陣陣向吳清源襲來。正是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年僅19歲的吳清源與日本第一高手展開世紀性的決斗。
這局棋從1933年10月16日開始,經過漫長的冬天,直到次年1月19日宣告給束。弈這局棋時,秀哉巳五十九歲,吳清源僅僅二十一歲,考慮到名人的健康情況,每周只在星期一對弈一次。由於當時並未採用封棋制,名人可以視情況暫停,此為白棋絕對有利之處。例如第8天,秀哉一開始便將預先考慮成熟的一手棋打出,吳清源僅考慮兩分鐘便應下一手,而後秀哉長考3個半小時也未落子,即宣告暫停收兵回營。每一次暫停後,秀哉召集弟子們徹底研討局面。事關日本和本因坊家的榮譽,坊門弟子全部積極行動、出謀獻策,必欲將吳清源打敗而後快!
從白6開始,一直進展到中盤,基本上旗鼓相當, 黑棋未失先著效力。 弈到黑159手時,已是第二年的二月五日了,秀哉又宣布打挂。這是第十二次打挂,當天僅弈了四手棋。此時黑棋將小勝的姿態是明顯的, 但秀哉則認為是細棋。
秀哉身材非常瘦小,然而一旦坐在棋盤前,卻又顯得無比高大莊嚴,自有一種震懾人心的氣勢。面對吳清源的新布 局,秀哉依舊采用傳統的小目套數,步調略給人以緩慢的感覺。但是他畢竟技藝精湛、老謀深算,因此棋到中盤時,黑棋也只是略微優勢。但是在關鍵時刻,秀哉打了出第160的 「妙手」,吳清源終以二目敗而終局。關於第160的「妙手」,傳說是秀哉的弟子前田陳爾四段(當時)想出來的,但也一直未能得到証實。只是在對局的最後一天,吳清源抽空去廁所時,看到對局休息室中, 秀哉的弟子們黑壓壓一片,手中拿著許多棋譜,都是將收官至終局的各種下法徹底研究透的記錄。這也說明秀哉與弟子們已經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備,所以第160的「妙手」無疑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總之,這局棋影響之大,在近代日本圍棋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不僅顯示了吳清源的蓋世才華,也預告了「吳清源時代」即將來臨。
「新布局」時代
一九三四年秋季舉行的圍棋大賽中,木谷與吳清源這兩位集時代眾望於自身的天才少年,以前無古人的革命性手法參加了比賽,並且奪得了第一名、第二名,從而轟動了整個圍棋界。
昭和棋聖 (Goseigen) 吳清源
「吳清源時代」的到來是與秀哉名人的引退聯系在一起的。1938年,秀哉決定引退之後,將世襲300餘年之久的「本因坊」名位轉讓給日本棋院。秀哉引退之後,日本棋壇八段位上空無一人,七段位除瀨越、鈴木、加藤三長老外,年輕的棋士只有木谷實和吳清源。誰是日本棋界最強者?《讀賣新聞》就此舉辦「吳清源、木谷實擂爭十局棋」。為了始終保持莊嚴肅穆的氣氛,決定主要選用座落在鐮倉的建長寺(第一局)、圓覺寺等作為對局場所,這就是日本圍棋史上著名的「鐮倉十局」
為此,主辦「本因坊」戰的《每日新聞》社決定:自1952年起,每年舉辦吳清源與「本因坊」無貼目的三盤棋對局。到 1955年,吳清源與高川格在「三番棋」中,共角逐12局,吳清源11勝1負。因此吳清源又成為高據本因坊之上的超 級棋士。在人們的印象中,高川格只要與吳清源交手是上來即輸,因此普遍認為他不是吳清源的敵手。但是縱觀日本棋壇,巳經找不出能與吳清源分庭抗禮的人,因此《讀賣新聞》只得將高川格拉出來,作為吳清源「十番棋」的最後壓軸大戲。這一次決戰的結果,吳清源在第8局結束時,巳經6勝2負,將高川本因坊降服。吳清源自戰前的「鐮倉十番棋」開始獨霸擂台,連續15 年,將日本所有一流棋士與之對局的交手棋份,不是降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為相差二段的定先。這16年,是他建立輝煌業績的全盛時代,因此被稱為「昭和之棋聖」!
1987年,日本「圍棋俱樂部」徵求當今超一流棋手如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等人的意見:誰是圍棋史上最強者?雖然也有人舉出道策、秀策,但他們一致認為吳清源最強,因為在他全盛時期是所向無敵的。武宮正樹曾推崇吳清源是代表昭和時代的偉大巨人。他說:「吳先生富於獨創性,他創造的新手、新定式不勝枚舉。如果說現在我們作為職業棋手感到很光榮,有一半是托了吳先生的福,那也並非言之過份。吳先生給與現代圍棋界的影響就是這麼巨大!」
從棋手的個人的經歷來看,吳清源非常不幸。他在鼎盛的時候,由於國籍問題,一直沒成為日本棋院的正式棋手。他的舞台非常狹窄,只能在讀賣新聞社的棋戰中露面。我們只能在十番棋戰中領略他的風采。以全日本第一的實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手下敗將熱烈地爭奪各種榮譽,吳清源的命運實在是太苦。
關山利夫、岩本薰、橋本宇太郎、高川秀格、田榮男等人被吳清源讓先或先相先都不能取勝。可是這五人,居然能佔領本因坊長達 22 期。這一時期,吳清源明顯比這五人強一大截。擁有超人的實力,卻無法參加比賽,這是吳清源的第一個悲劇。
吳清源年近50歲的時候,棋力仍然保持日本第一。日本名人戰已經同意吳清源參加,吳清源很有希望奪取冠軍。但是,一次意外的車禍,打亂了這一切。一天,吳清源正在散步的時候,一輛摩托車把他撞倒,頭部受了重傷。從此吳清源再沒恢復棋力。在自己還能下棋的時候,因為意外棋力下降,丟失到手的一切榮譽。這是他的第二個悲劇。
當時日本規則漏洞百出,吳清源由於創新太多,所以經常會引起規則的衝突。他和高川格的一局棋,涉及到一個用不用補一手的問題,引起了爭論。按日本規則,這種地方本來是要補一手的。吳清源知道補後自己會輸半目。吳清源堅持認為,應該以實戰為標准,可以不補時就不補,這也是符合日本棋規。日本棋院裁定必須補一手,判吳清源敗。但是,這不是最後的結局。在另一次比賽中,吳清源又和岩本薰交鋒,又一次出現同樣的問題。這次立場變了,應該岩本補一手,但在判決時,日本棋院卻認為可以不補。結果吳清源只勝了一目。日本棋院的雙重標準,明顯失去了公正,引起了世界棋壇的重視,改革日本圍棋規則的呼聲很高。圍棋解釋不能由日本一家說了算,中國在制定規則的時候,本來也是想參考一下日本規則,這些問題的出現,讓中國棋界下定決心確立了中國式的數子法。吳清源作為一代大師,被小人算計,太可悲了。這是吳清源的第三個悲劇。
吳清源在他60歲時正式退出棋壇。中國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中,據說就有點吳清源的影子在內。
竹林時代
田的刀鋒雖快,也會有斬不動的「厚肉」,想當年不可一世的他飛刀輕揚,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可在敦實厚重的林海峰面前卻「卷了刃」。說來有意思,林海峰是吳清源的弟子,但從他的棋中卻一點也看不到乃師之風,這種「師徒異質」的現象日後在曹薰鉉和李昌鎬身上再一次重演。林海峰「叩橋而不渡」的涵養使以「流水不爭先」而著名的前輩高川格也自歎弗如,而他舉世無雙的「抗擊打」能力使他成為田時代的終結者。兩者之間的對抗中,往往是田在每個局部戰鬥中得手,但「積小勝」的結果卻不是預期之中的大勝,而是連遭重擊下的林海峰總能堅持到等來置敵於死地的奮力一擊!
林海峰出生於一個圍棋世家,父親林國珪先生年輕時留學東京帝國大學,歸國後任外交官再轉任銀行的監察人。父親不用說,就連林海峰的、母親、哥哥(林海濤)、姐姐都酷愛圍棋。在林家,圍棋是日常茶餘飯後的遊戲,海峰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親近圍棋,八歲已能弈,十歲之時,已達到和年長十二歲的哥哥(三段格)分庭抗禮的力量。
海峰走上職業圍棋道路,主要得益於吳清源。林海峰10歲那年,一九五二年八月,吳清源訪問臺灣。在臺灣圍棋會長輩們的推薦下,吳應允與林海峰下一局指導棋。
~ by Stin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