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大教堂(英語:St Paul's Cathedral),是英國聖公會倫敦教區的主教座堂,坐落於英國倫敦市,巴洛克風格建築的代表,以其壯觀的圓形屋頂而聞名。現存建築建於17世紀。
建築起源: 倫敦教區成立於604年,當時的主教座堂已經位於Ludgate Hill並奉獻給聖保羅。Ludgate山本身與宗教有歷史悠久的聯繫。據信這裡起初是古代巨石陣遺址。後來是一座奉獻給女神黛安娜的神廟,與當時位於西敏的阿波羅神廟遙遙相望。
1. 第一座主教座堂是撒克森人用木頭建造的。毀於675年。
2. 685年,主教座堂用石頭重建。961年被維京人摧毀。
3. 第三座主教座堂始建於962年,在1087年大火中與整個城市一同毀滅。
4. 克里斯多佛•雷恩是當時著名天文學家,按照希臘十字的原始設計於1675年允許施工設計建造
5. 在1940年10月10日和1941年4月17日被炸彈擊中仍然倖存至今。
英國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裡有一處橢圓形拱室是相當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分別站在橢圓兩個焦點上的兩位遊客可以輕聲對話而不被其他人聽見,這類的拱室有個別緻的稱呼:『耳語廊』(whispering gallery)。不只是聲波,光波也有類似的行為,這是所謂的『光學共振腔』。光學共振腔並不是非常新鮮的觀念,早在發展雷射的同時科學家就知道透過特殊設計的共振腔,可以使進入內部的光不斷重複原來的行進路線,此一行進模式便稱為為光的『耳語廊模式』(wispering-gallery mode)。如果單程光徑的長度恰好是波長的整數倍,光的強度因為建設性干涉的緣故,可以在行進過程中大幅增加。如果可以設計一個僅僅只有奈米尺度大小的光學共振腔,那麼就有機會實現所謂的奈米雷射。但由於現有的光學共振腔理論所應用的尺度遠大於奈米,因此理論學家對實現奈米光學共振腔的可行性抱持著較保守的態度。
英國王室在西敏寺舉辦大多數重要婚禮、洗禮和葬禮,但查爾斯王子和 黛安娜王妃的婚禮卻在聖保羅座堂舉行。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西元1675-1710年)指導重建者: 克里斯多夫•雷恩(Christopher Wren)
英國最著名的巴羅克風格建築大師,莫過於克里斯多夫•雷恩(Christopher Wren)。雷恩出生于宗教世家,習於科學,而成於藝術。他的父親為溫莎(Windsor)副主教,叔父為伊利(Ely)主教,而他本人曾就讀於威斯敏斯特學院及牛津華德漢學院,並且在繪畫上具有很高的技藝。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查理二世任命他為工程總監約翰•德納姆爵士的助理。1663年,雷恩為倫敦主教設計坐落在牛津的謝爾敦戲院。他採納了古典原則,發展了由古代維特魯維亞和文藝復興時期賈科莫•維尼奧拉奠定的分成行列的圓形建築。 建築物莊嚴、整齊、明澈,具有過分雕琢的巴羅克建築風格,對英國和歐洲建築影響很大。
1664年設計牛津新劇院。1666年倫敦大火,從而給了雷恩發揮才能的機會。在大火後的重建工程中,雷恩重建或監督了86座教堂中的51座,其中最優秀的作品莫過於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此外還有格林尼治天文臺(1675年),劍橋圖書館(1676-1684年),切爾西醫院(1682-1691年),漢普頓法院大樓(1689-1694年),肯辛頓宮殿(1689-1702年),巴爾巴勒議會大樓(1709-1711年)等。
雷恩在漢普頓宮逝世,被安葬於聖保羅大教堂唱詩班席位之下的地穴內。教堂的門口建有墓碑,刻有拉丁文的結束語:Si monumentum requiris, circumspice(“你在尋找他的紀念館嗎?請看你的周圍。”) 在天文學方面,雷恩提出關於彗星的假說,製作月球模型,研究過土星及其光環,發明計算日、月食圖解方法等。
資料來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