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的孩子一般說來智力正常,但因為腦神經中某種學習功能的異常,使他們在聽、說、讀、寫、算上遭遇一項或多項的困難,這些困難會導致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產生問題。
閱讀障礙在台灣的盛行率究竟有多少,研究的統計結果並不一致,大體來說,約2%~4%的學童有閱讀障礙,而這其中又以6到8歲的兒童最多,並有隨著年齡的升高而遞減的趨勢。閱讀障礙屬於學習障礙的一種。根據民國92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的資料,國小學童有學習障礙者(含疑似學習障礙者)約有11,357人,佔身心障礙類學生的30.83%,是出現比例最高的類別。而這些學習障礙的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有閱讀方面的困擾。
由於學障孩子的智力大多在中上程度,一旦出現閱讀障礙時,孩子經常被誤認為是不夠用功、不努力。事實上,他們即使很努力,卻總是學不會或老犯同樣的錯,而且要花較多的腦力和體力來閱讀,因此往往倍感挫折,導致排斥看書、寫作業拖拖拉拉、學習動機低落等問題行為,甚至影響到孩子的人際和交友。其實,閱讀障礙的孩子需要的是及早發現治療,並且提供有效的教學方式。 只要經過適當、有效的教育,學習障礙者還是可以發揮其蘊藏在障礙下的潛力。閱讀障礙不會影響一個人的智能,他們在建築、工程、科學及音樂上都有很高的天賦,也因此不論是在歌壇、體壇和科學界都有傑出人物產生。國內外皆不乏成功的例子,例如美國影壇巨星湯姆克魯斯、石油大亨洛克斐勒、音樂天才莫札特、科學天才達文西、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甚至頭腦一流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和大發明家愛迪生都是「閱讀障礙」患者,卻無損他們的傑出表現。
印度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以一個小學三年級念了兩次,始終無法升級的男孩為主人翁,在父母師長都不了解他有「閱讀障礙」的困擾下,幸運地在轉學後,遇到童年也經歷過「閱讀障礙」的老師輔導,跟上進度、發揮繪畫長才。
有讀寫障礙的學生﹕
1. 注意、記憶、基本閱讀技巧、閱讀理解、書寫等表現有顯著困難
2. 這一刻鐘很努力記憶的東西,下一刻鐘便會忘記。
3. 很難明白一個句字的意思,也就更難明白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意思了。
4. 常把形近字的意思混淆或常錯讀形近字。
5. 寫字時常增刪去字的筆劃,把字的左右上下結構倒轉來寫。
6. 字不能寫在規定的範圍內。
7. 不能好好地把握字的結構,叫人不明白他們寫的是甚麼字。
有自閉症或自閉傾向的學生﹕
1. 社交發展的障礙﹕自閉兒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他們未能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他們也缺乏合作性和想像力。最終導致與人相處困難。
2. 溝通的障礙﹕自閉兒的語言發展大多出現顯著緩和障礙。另外,他們對語言理解及非語言溝通會有不同程度的困難。
3. 重複性及局限性的行為模式﹕自閉兒會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並且不斷重複一些動作,例如前後擺動身體。
4. 發展障礙﹕他們各方面的發展並不平均,例如一個六童歲在手眼協調發展方面與同齡兒童相若的孩子,其溝通能力可能只等同於一個一歲的兒童。
5. 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患者會抗拒某種顏色、味道或未曾吃過的食物,最後造成嚴重偏食行為。
6. 強項和興趣﹕部分自閉者可能會有異常的記憶力。由於其專注於某一事項,在個人興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別卓越的表現。
7. 缺乏體會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了解別人的情緒比了解別人的語言更為困難。因此,他們有時會有不恰當的情感表現和社交行為。
有過度活躍症的學生﹕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DHD)
1. 活動過度﹕過動兒比一般的學童多動、好哭鬧、不安靜。上課時無法注意聽講,做事情也無法專心。
2.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除不專心外,做作業也不安定,寫字顯得潦草,時間拖的很長;易被周遭事物吸引,做其他事也往往是有始無終;有時會在教室裏突然大聲叫喊,被視為騷擾課堂的進行。
3. 學習困難﹕由於不易集中注意力,過動兒的學習主動性較差,成績因而不穩定甚至不合格。
4. 性格或行為障礙﹕患者多任性、倔強,較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在集體生中顯得不合群, 好與人爭吵。
5. 常被視為頑皮﹕若用普通的教育方式對待,在父母或師長的眼中,他們會被視為不聽教及頑皮,往往施以懲罰,也常受到諷刺譏笑或歧視疏遠。
資料整理自網站
by May